来源: | 发布日期: | 2016-09-22 | 作者: | 石组 | |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推动发展的智力支撑。市第六次党代会以来,市委坚定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截至2015年底,7支人才队伍总量已达10.88万人,比2011年增加2.43万人。其中,博士生总量17人,比2011年增加7人;硕士研究生总量563人,比2011年增加229人;副高以上职称总量2453人,比2011年增加418人。
工作思路更清晰。市委坚持围绕“提质张家界打造升级版”战略和“旅游胜地梦全面小康梦”目标,系统研究谋划人才工作。五年来,先后制定《张家界市旅游人才发展规划(2013—2020年)》《张家界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发展规划》《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运行办法》《关于实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的意见》等多个人才专项规划和相关规定,完善了人才工作规划体系,压紧压实人才工作职责。结合人才发展规律和我市实际,在不断实践和总结基础上,出台《关于推进人才工作“四化两建”的实施意见》,形成了推进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人才工作项目化、团队化和信息化,建设一支“升级版”人才队伍,建成旅游人才高地的“四化两建”工作思路。2015年,张家界仙踪林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团队成功入选全省企业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成为人才工作团队化的重要成果。
引才渠道更畅通。针对人才引进渠道不畅、机制不活的问题,探索采取“年度目录一次性发布,人才随到随引,科学分类测试”办法,分类建立了3条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即高层次人才引进走“高速通道”,引进博士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高层次人才,可免试直接考核聘用;硕士研究生引进走“快速通道”,引进硕士学位人才,不强调开考比例,采取科学分类、多次测试的方式择优确定引进人选;企业引进人才走“市场通道”,引进企业急需人才,除统一发布人才引进目录外,均由企业运用市场化方式自主进行。几年来,人才引进数量快速增长,仅2015年全市就引进硕士研究生以上急需紧缺人才48名。张家界经济开发区通过促成张家界久瑞生物科技公司收购奥威公司,成功实现团队引进和核心人才引进,一次性引进中级以上人才25人。《湖湘人才周刊》专题报道了我市人才随到随引的“绿色通道”经验做法。
服务措施更到位。市委始终主动支持人才成长和创业发展,在全省各市州率先实行区县人才工作专人专编,市直单位分类成立5个人才工作指导组。市财政每年预算人才开发资金100万元,2016年达到200万元,各区县均达到50万元以上。张家界经济开发区建成吉首大学林产化工国家级实验室,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并吸引37名大学生创业,创立的9家公司总产值达3120万元。围绕旅游人才“157”专项计划,启动“青年旅游英才支持计划”,遴选10名优秀青年旅游人才予以支持。确定45名具有博士学位或正高职称的优秀人才,每人每月发放1000元人才津贴。每年集中慰问市拔尖人才,分别发放5000元人才津贴,并享受休假疗养、健康体检和免费进景区等待遇。在全国率先推出导游意外保险,为执业导游年缴180元保费。为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在全省率先制作播出人才工作宣传公益广告,在微信“掌上张家界”推出人才工作宣传专题“张家界的狠角色” 7期,在张家界日报推出“人才之窗”栏目12期,在张家界电视台播出“创新驱动靠人才”系列报道5期。
人才作用更明显。坚持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以科技特派员为载体,充分发挥人才作用。五年来,累计选派科技特派员554名,服务308个行政村。科技特派员共举办各类培训班496场次,总投资14736万元实施科技项目75个,组建专业合作社(协会)48个,创办农业企业27个,成功申报省派科技特派员创业链3个、工作站2个、安置劳动力10.3万人,科技特派员作用得到很好发挥。比如,科技特派员徐洪武协调争取在桑植县洪家关乡投资近1.3亿元实施4大类30个建设专项,有力推动了洪家关乡的美丽乡镇建设。科技特派员邓剑如在恒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主持研发“超细改性重质碳酸钙深加工暨新型功能复合材料开发”项目成功入围国家重点产业振兴技术改造项目,2014年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1500万元,创利税320万元。几年来,先后有向建国、吴永尧、谢真理等3人被科技部授予“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称号,四个区县先后被评为“全省科特工作先进县”。我市科技特派员工作“333”工作法在全省人才工作座谈会上进行了交流。湖南日报以《张家界“科技教官”带富乡村》为题在市州新闻版面头条刊发了我市科技特派员工作经验。